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9月26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二層新聞發布廳舉辦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介紹,我國保障性住房已惠及1億多住房困難群眾,下一步將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解決新市民住房問題,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標。
王蒙徽介紹,中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大的住房保障體系。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實行的是福利住房分配制度,住房供應不能滿足需要,住房短缺的問題也突出。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是6.7平方米。到2007年,我國建設保障性住房1000多萬套。2008年開始,大規模實施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7000多萬套安置性住房,同時還有2000多萬群眾領取了公租房補貼。
王蒙徽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開建的各種保障性住房有4000多萬套,惠及了1億多住房困難的群眾。新市民的住房困難也得到了一些緩解,城鎮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條件也不斷改善。
下一步將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解決新市民的住房問題,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標。包括健全公租房的申請、輪候、準入和退出機制,提高公租房管理服務水平。
同時,加大培育住房租賃市場,落實支持政策,加強租賃住房的供應,解決新市民等群體的住房問題。還要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鼓勵人口流入大、房價高的城市根據自己的情況發展共有產權住房。